「生还是不生?」她曾这样对自己发问。
因为「三孩」政策的出台,我的朋友圈从昨天开始就充满了「生还是不生」的讨论。在我看来,从宏观社会和家庭决策的角度讨论生育问题固然重要,可是其中缺乏了一个关键的维度:从最贴近本质的层面出发,女性为何生育?40多年前,一位伟大的女性以刀子般尖锐的意志深入这危险黑暗之地。她基于自身经历写出这样一个故事,故事中的女人在重重的自我拷问下,诚实地说出身为女性的矛盾、痛苦和抉择。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,这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,我将它推荐给你。
——梦元
一个女人献给所有女人的书
当我翻开这本《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》时,已经对作者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。
奥莉娅娜·法拉奇,20世纪最为著名的新闻工作者、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。她曾穿行于越南战争、中东战争、南非动乱的战场中,也曾与诸多影响20世纪人类命运的重要政治人物正面交锋。对于中国读者来说,她最著名的是1980年8月21日与邓小平的那次采访,这篇采访后来被收录到《邓小平文选》中。
她尖锐、刚烈、咄咄逼人,似乎永远处在战斗状态。她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气质,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为信念一往无前,为自己赢得尊敬。我不曾想过她的另一面,脆弱的,矛盾的,柔软的那一面,直到我打开这本书,看法拉奇虚构一个女人与腹中孩子的对话。
我难以概括这本小书,因为它容纳的内容如此丰富——几乎是女性生命经验的全部。诚如法拉奇在扉页上所写,「这是一本由一个女人,献给世界上所有女人的书」。
「生还是不生?」
她曾这样对自己发问
故事始于一次意外的怀孕。女人感受到了这个生命的存在,但在世俗的观点中,他是一个不具合法性的、突然到来的生命。女人开始给腹中的孩子写信,将自己的困惑、伤痛、矛盾一一道来。我从未看到如此诚恳的自我剖白,尽管她面临「冷酷」与「不道德」的指控,依然选择将最真实的思想与情感全盘托出。
她反复辨析生命的意义,在「生下他」和「打掉他」的选择中摇摆。在我看来,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道德选择题,它极度严肃,关乎生命的本质。
一个生命的降生,与两个人息息相关,可是因为女性拥有「孕育」的能力,这种最直接的身体经验,让她需要承担另一个生命的重负。
「孩子,生活就是这样一种艰难的尝试。......它所有欢乐的时刻全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插曲,并且你将为它付出痛苦的代价。」
故事中的女人承受了太多生活的痛苦,她承认「虚无」比痛苦更糟,自己不会因为痛苦就希望自己从未存在过,可是她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有资格,将这一结论强加到未来的孩子身上。
在给孩子写信的过程中,她慢慢感受孕育的过程,她与孩子分享这个不公正的世界,分享自己身为女性的经验,也慢慢说服自己,去接受这个即将到来的生命。作为一个未婚的准妈妈,她孤身承受他人的道德审判,但若不是写下这些心声,无人知晓她最真实的痛苦。
「如果你生为一个女人,你就要应付许多事情。」肉体的痛苦,心灵的恐惧,身为母亲所要放弃的那种自由。她讲述女性因为男性的争夺而丧命的故事,爱情消散后怨恨逐渐化为怜悯但恶果总由女性承担,以及一个工作上有野心的女性在怀孕之后面临的两难选择。
当然,不止是「身为女性」,她还写「身而为人」的种种感受。她向腹中的孩子描述这个复杂的世界,以及她希望他成为的那种人。纯然的自由平等并不存在,人们会面对各种形式的奴役和不公。工作、家庭以及其他种种制度,都可能成为奴役人的工具,在她眼中,「生存即是暴力」。
然而,生命意味着希望、蕴藏理想的种子,人有可能以一己之力,改变这个不够好的世界。她希望孩子成为这种人,「对弱者赋予同情,对傲慢者强硬以对,对那些爱你的人宽宏大量,对那些颐指气使的人无情」。
「两个命运交织在一起的陌生人」
母亲与孩子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?「我们是两个命运交织在一起的陌生人」,她写道。
在这个故事里,女人对腹中的孩子有过柔情,也有过憎恨。她感受与这个孩子身体上的连接,通过医学影像看着他慢慢长大。她真实地爱这个素未谋面的孩子,也曾真实地因为他带来的不自由和困厄而恨过他。
「真实」,有千斤重的两个字。她的情感不是来自身份的规定和外在的强制,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。这种真实蕴含着一种自由。
她爱肚子里的孩子,可是不愿放弃自己的完整性。她挑战「母亲要不惜一切为孩子牺牲」的观念,在孕期也没有放弃高强度的工作,即便被人指责「冷酷无情」也不愿妥协。
事实证明,她失败了。意外来临,孩子夭折,她的生命也与孩子一同终结。
故事中的女人,因为想摆脱女性身份给她带来的束缚而失败,白白葬送了性命。会有人说她「愚蠢」,会有人说她「较真」,然而法拉奇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极端的故事,将身为女性的困境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。
这部小说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,在阅读的过程中,我一度将法拉奇代入其中的女人形象。她如顽石一样坚硬,可是也极其脆弱。她身上承担的,是无数女人也承担着的——对爱情的期待,不公平的待遇,责任与义务的重压,情感与理性的矛盾。
40多年后的今天,女性面临的困境仍然是类似的——「事业还是家庭」的二元选择,「传宗接代」的社会压力,关于容貌、身材、年龄的焦虑……我们可能比之前更加明白,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不只是需要她一个人来承担,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,道路依旧漫长。
福利赠书
如何解决女性「工作」与「家庭」的矛盾?在文末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,我们将结合留言质量与点赞数,选出3位读者,每人获赠《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》1本!
留言截止时间:2021年6月4日12:00
获奖公布时间:2021年6月4日24:00前,直接回复获奖者留言
我们的同名微博@正在读也在同步进行抽奖,可同时参与,增加中奖几率哦!
如果你想直接购买
可扫描下方二维码,限时7折
(优惠截至6月4日20:00)
▼推荐图书
《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》
法拉奇 | 著
毛喻原/王康 | 译
理想国/九州出版社 | 2020-3
本书是20世纪“最强悍”女性——法拉奇的柔软之作,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她的半自传小说,是她“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这颗精子”和“想象力这颗卵子”天然受孕的结果。
这是一个未婚母亲对腹中胎儿倾诉的一段缠绵心曲。书中这个女人被一千个问号折磨着——为什么要将一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?孩子自己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吗?成为女人会怎样,成为男人将如何?孩子属于国家、父母,还是他自己?成为母亲是一个女性的天职,还是自由的选择?怀孕生子是否就意味着放弃事业前途,放弃个体自由,放弃作为独立女性的存在?
她没有具体的面孔、名字和年龄,但是也许今天的每一位女性都会从她身上辨认出自己,至少是部分的自己。书中同时涉及对人类生与死、爱与恨的深刻怀疑与痛苦思索。法拉奇以无比的坦诚和勇气,呈现出一个现代独立女性极为丰富复杂的心路和刺骨的真实。
撰文 | 梦元编辑 | 静姝图片 | 网络鸣谢 | 理想国
你所奉为真理的,可能只是二手的观念我想谈谈你离开后的世界,却发现无从说起
在谈恋爱也内卷的年代,我想看到真正的爱刘擎:保持清醒,才能打败焦虑
「自你走后,我才把我们的爱经历一遍」
▼发送消息「你好」,加入读书社群
欢迎关注同名微博@正在读欢迎点击「在看」并分享至朋友圈▼
▼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限时7折购书